紫外线消毒灯的杀毒原理、实效及测定方法与实用领域

2019年11月30日

 

4909e58a58fd4e4c.jpg

 

医用杀菌紫外线灯管的测定方法及合格标准
  紫外线在杀菌消毒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国家技术规范中有紫外辐照计和指示卡两种测定方法。30W直管型灯的辐照强度必须大于70uW/cm²才为合格。 
  紫外线在医疗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来杀菌消毒还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病。而用于杀菌消毒和用于治疗的紫外线波段是不一样的。那么医用紫外线的灯管怎么才算是合格的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对紫外线的检测方法有明确的说明。
  

紫外辐照计测定法:
  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将测定波长为253.7nm的紫外辐照计探头置于被检测紫外灯下垂直距离1米的中央处(特殊紫外线在推荐使用的距离处测定)。当紫外辐照计稳定之后,所测量的紫外灯的照射度值。
  

紫外强度指示卡测定法:
  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将指示卡置于灯下垂直距离1米处。有图案的一面朝上照射一分钟,紫外线照射后观察指示灯的色块,将变色后的色块与标准色块作对比即可测量出紫外线的照射强度。
  

紫外灯管的测量结果判定:
  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仪器放置于紫外灯管下垂直1m的地方测量,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必须大于70uW/cm²才为合格。不同瓦数的紫外线灯管,国家有不同的检测标准,30W直管型为最常用。所以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用紫外辐照计测量结果小于70uW/cm²的测量数据时灯管是不合格的。

紫外线消毒原理与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紫外线消毒原理是通过紫外线照射,改变及破坏微生物DNA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需要用UVC紫外辐照计。 
  家庭、医院室内使用紫外线消毒原理是通过紫外线照射,改变及破坏微生物DNA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UVC紫外线,因为C波段的紫外线很容易被微生物吸收,尤其以253.7nm左右的紫外线波段最佳,UVC波段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可使用UVC紫外辐照计来测量。
       由于紫外线可以透过澄清、透明的水,因此可以用于生产用水的消毒。另外,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受到温度(适宜温度20~40℃),湿度(60%以下)、悬浮物、有机物等的影响。空气几乎不吸收紫外线,因此紫外线杀菌灯会产生量大的杀菌效果。原则上有一切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场所都可以安装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空气消毒。
       杀菌效果是由微生物所接受的照射剂量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紫外线的输出能量,与灯的类型,光强和使用时间有关,随着灯的老化,它将丧失30%-50%的强度。紫外照射剂量是指达到一定的细菌灭活率时,需要特定波长紫外线的量:照射剂量(J/m2)=照射时间(s)* UVC强度(W/m2)照射剂量越大,消毒效率越高,由于设备尺寸要求,一般照射时间只有几秒,因此,灯管的UVC输出强度就成了衡量紫外线消毒效果最主要的参数。在城市污水消毒中,一般平均照射剂量在300 J/m2以上。低于此值,有可能出现光复活现象,即病菌不能被彻底杀死,当从渠道中流出接受可见光照射后,重新复活,降低了杀菌效果。杀菌效果要求越高,所需的照射剂量越大。
       大多数紫外线装置利用传统的低压紫外灯技术,也有一些大型水厂采用低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和中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由于产生高强度的紫外线可能使灯管数量减少90%以上,从而缩小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安装和维修费用,并且使紫外线消毒法对水质较差的出水也适用。

  医用紫外线灯光消毒杀菌灯具制造专家——广州市笑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紫外线灯光消毒杀菌的一切功能。